第七十三章《苦海余生》的赤果镜头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笔趣阁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七十三章《苦海余生》的赤果镜头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七十三章《苦海余生》的赤果镜头

  江山把锦盒搁进了网兜里,对黄华一本正经的说道:“哥,你这话对我说说就算了,可千万别上古台那去说。”

  黄华一脸我又不傻的表情:“这话也就私底下跟咱俩说说,哪能上领导那去说,再说,说了他也不会给你发台电视机的。”

  江山点点头,可千万别发。

  看着黄华又把日记本拿了出来,江山也从黄书包里抽出了一个笔记本。

  “哥,从今天开始,我也准备写日记了。”

  江山翻开本子,第一面已经写下了两行字,是他刚得到2块、5块的台词费时,雄心万丈记下的账目。

  撕掉,准备开始写日记。

  黄华听得点点头,觉得江山做得很对:“每天写一点,过两年再回头看时,会有收获的。”

  江山抓着笔,第一天就不知道该写啥:“就怕哪天没东西写,就断了。”

  黄华是这一块的高精尖:“那你就把当天花得帐记上,实在不行写一、两句话也是好的。”

  江山看了眼刚刚撕掉的那一页,吭吭哧哧的写上了一句话:打今起,正经人开始写日记了。

  合上,睡觉!

  第二日,燕京的天更沉了。

  眼看就要变天,趁着上午还有些时间,浦江的一行人在江山的建议下,赶紧出门。

  古铮铮有点意外:“没想到,小江年纪轻轻还挺顾家的。”

  黄华倒觉得合情合理:“难得来燕京一趟,是该带些土特产回去。”

  于是,燕京布料商店、新华国儿童用品商店……

  衣服、布料买了好几身,土特产倒没见买多少。

  只买了几包燕山板栗、燕山果脯。

  来时江妈给装得满满一兜吃货,回去时变两兜。

  1978年的京沪线,往返都是早中晚三趟车。

  当中午12点半,江山踏进卧铺车厢时,忍不住:“呦,还是软卧!”

  张路也是第一次进软卧,但嘴上却要强调一下:“这可是高级领导和外宾才能进的车厢。”

  “咱古台不就是高级领导嘛?”江山向着古铮铮,扬了扬眉:“就该这规格。”

  “来的时候古台也能买到这标准的票,”张路强调道:“还不是想和咱们坐一块呗。”

  古铮铮白了张路一眼:“就你话多,把相机放好喽。”

  四张上下铺,都铺着洁白的床单,洁白的枕巾。

  窗户上居然还挂上了白色的蕾丝窗帘。

  江山没在多说什么,他早有打算。

  摘下黄书包后,往小桌子上一搁,水都没去接一杯,就翻出了小人书的画稿,画了起来。

  包厢里的其余三位,本以为能在回去时坐在一块,聊一路。

  没想到,江山给来了这一出……

  黄华看了眼另一张下铺,识相的攀上上铺,又宽又舒服,包盖一翻也拿出本书来,捧在手上又记又划。

  此情此景下的张路,稍稍撇了古铮铮一眼。

  下一秒也利索的挂上了相机:“古台,我去车厢走走,看看这趟车上,有什么可以拍下的新闻新气象。”

  “嗯~”古铮铮的脸色柔和了不少:“去吧,注意相机安全。”

  江山的《赤壁大战》还有六张就要完稿了,本以为这一趟燕京之行,哪怕一天画上三张也能完成。

  没想到,一笔都没画。

  打看见软卧车厢的第一眼,江山就决定,不画完不停车。

  渐渐的,包厢里的三位从一上来的没事找事,到后来竟都忙得直不起腰了。

  工作启划、工作总结计划、《论摄影的技巧》……一个比一个投入。

  夜幕下,奔驰的包厢内。

  已经工作了半天的古铮铮,拿起了江山的《赤壁大战》。

  一会看看画,一会看看江山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