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八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_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
笔趣阁 > 年代: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> 第四十八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十八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

  江山一时没想明白:“电视剧直播?”

  “对,”女同志点点头:“当年的技术条件不支持录播,所有的电视剧都是边拍边播。”

  另一位:“我们台第一部电视剧《红色的火焰》,就是在当年永安大楼11层的食堂直播的。”

  “对对对,”古台长笑着点点头:

  “布景搭好后,话剧团的演员在里面演,我在前面推机器,当时的摄影机特笨重,得有人跟在后面提着电线。”

  一个声音:“我负责扇风。”

  又一个声音:“我负责撒雪。”

  “我是当时的美工,”一位端着饭盆的男同志挤了进来:

  “拍这部戏时,食堂的窗户都给我蒙上了绒布,其中有一個情节,工人在试验电焊,我就拿个鸡毛掸子在灯光前晃悠。,顿时整个食堂都在闪。”

  “许工可是我们台的大功臣,”古台长一见来者,就向江山和黄华介绍道:

  “当年拍《百合花》时,按照剧情需要一条绣满百合花的被子,找遍了整个浦江的商店和被面厂都没寻着,许工竟然熬了一通宵,给画了一条。”

  “那算什么,”许工飘了:

  “拍《红云崖》时,当时刚建好的演播室根本不够高,我就在整个演播室的地板上,画下了整座悬崖峭壁、山石松柏。”

  古台接话道:“然后演员就在地上爬,我放倒摄影机也跟着一起爬。拍出来的效果不要太灵啊!”

  “牛啊!”

  江山忍不住赞了一句。

  都说群众中出大智慧,但智慧的出发点一定源自于全身心的热爱。

  那样艰辛的年代,每一步都在摸着石头。

  但,在古铮铮那帮同志们的眼里,却一点不输流金岁月。

  再想起时,依然满眼放光、热血依旧。

  江山这一次被这个年代一丝不苟的创业者们,感动到了。

  要知道,58年的浦江只有100来台黑白电视机。

  江山正感动着,忽然发现眼前有一双筷子,正在不急不缓的夹土豆丝。

  一根、一根、

  手法优雅,又不失知性。

  这时他才发现,桌上的一盘土豆丝,就这么一根一根的被黄华消灭了。

  就在江山的目光投来的同时,黄华丢掉了手里的筷子,鼓起了掌来。

  “太了不起了,同志们真是太了不起了,”

  黄华说的就差泪流满面了:

  “第一台摄影机、第一部国庆节纪录片、第一部电视剧……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,是你们创造出了一个个第一。”

  哗~

  黄华的感言结束后,整个食堂的青年同志们,都在为他们的前辈鼓掌。

  其中,江山拍的最热烈,双眼紧随黄华,明示:我在为你鼓掌。

  黄华向他优雅的点了点头。

  这时,一位刚走进食堂的小伙子,被眼前这幕惊呆了:

  “这都怎么了?怎么吃个饭还鼓起掌了?”

  重新端起饭盆的许工,回道:“你来晚了,刚刚古台在回忆咱们台的第一次呢。”

  小伙子立刻笑了起来:“噢,我知道,不就是米国的泥可松总~统嘛!”

  顿时,食堂一片安静,连许工的吧唧声都消失了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bb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bb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